马建堂:推动文明互鉴 构建命运共同体

2019-05-16 18:24:07 浏览:11732 来源:马建堂 中国经济时报


40.webp.jpg

在“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马建堂

尊敬的各位嘉宾:

5月的北京,姹紫嫣红、草长莺飞,令人期盼的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盛宴如期而至,亚洲的高朋俊彦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亚洲文明共有的历史基因,寻觅不同国家协和发展的文明基石,梳理主权国家合作共赢的文化逻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思想的基础。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亚洲,是多样文明的摇篮,滋养着西亚两河文明、东亚中华文明、南亚印度文明等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巨大、各具特色的文明之花。文明因互鉴而勃发,我愿与各位分享一下中华文明的一些精华,与大家交流探讨。

——中华文明注重天下大同,强调四海一家。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有广阔的世界视野,追求天下太平、天下大同,提倡开放、兼容、多元、平等,可以实现“一个世界,不同文明”“一个文明,不同制度”,也可以实现“一个制度,不同模式”,以及“一个国家,不同文化”。君子和而不同,这种丰富的包容性,对推动全球良治、减少冲突、迈向和平具有深义。

——中华文明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崇仁尚德。中国的孟子把“以德服人”称为“王道”,将“以力服人”称为“霸道”,中华文明重王道、反霸道。中华文明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助人即是助己。中华文明注重个体和群体责任的统一,对内修身律己,对外注重礼义。这种天下为公、克己奉公、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观念,对于克制民族国家之私、奉全球命运之公,颇有参考价值。

——中华文明注重礼尚往来,强调先义后利。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素重礼尚往来、先义后利,讲究“礼让”,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利益。无论是古代对外交往的薄来厚往,还是当代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都体现了以义为先的原则。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文明这些观念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打造全球公共产品,促进世界共同繁荣。

——中华文明注重守正持中,强调和合共生。中华文明主张持中适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过犹不及。在由“中”致“和”中达到均衡与和谐,实现阴阳互动、天地有序、万物繁荣、人际和谐。面对当今的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封闭保护主义,以及全球化的两极分化等弊病,守正持中才会走向和合,才能达到消融矛盾的目的。

朋友们,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彼此尊重、平等往来,这是认识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根本之道。不同文明要和平友好相处,关键是寻求和扩大共同价值。同为人类关于生存与发展、和平与战争、幸福与悲伤、友谊与爱情等的看法,“同”远大于“异”。不同文明对真善美都有共同的追求,都有相似或相近的价值与畅想。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亚洲乃至世界各种文明更宜求同存异、相互包容,扩大共识、加强“心通”。

——我们要尊重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坚持文明价值的共通性。各种文明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但千枝万叶,根系相连,异不掩同,正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中国是诗的国度,波斯有享誉世界的文坛四柱,印度有迦梨陀娑、泰戈尔,阿拉伯有努瓦斯、穆太奈比。尊重文明多样性,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同”与“通”,促进文明价值共通,是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发展的精神基石。

——我们要尊重文明发展的互补性,坚持文明成果的共享性。人类今天享有的文明果实,是各种文明相互取长补短、交流借鉴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总是在融合、互补中向前发展,不是一家独领风骚。在丰富多彩的文明面前,应当尊重文明发展的互补性,自信而又谦卑,自尊而又包容,展示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气度,以尊重赢得尊敬,以文明互补共存促进成果共享。

——我们要尊重文明发展的规律性,坚持文明繁荣的创造性。各类文明几乎都经历过起伏兴衰。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不同文明再创辉煌是共同的愿景。我们应遵循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处理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关系,既不夜郎自大,也不顾影自怜;增强文明自信与自觉,既善于从世界看本国,也善于从本国看世界,促进传统文明的凤凰涅槃与现代复兴。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上,系统阐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人类在多彩世界、多样文明面前,需要不断超越国别、地域、民族的局限,共同描绘人类的美好未来。我们要在多样世界里寻找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追求,在“多”中求“一”、在“异”中求“同”。

各位朋友,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都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充满信心,对人类的未来满怀憧憬,我们应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各自文明的智慧和价值。

中国唐朝大诗人韩愈有诗曰: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就如同五月艳丽的石榴花,它必将结出推动文明互鉴、命运共生的累累硕果。让我们共同奏响心灵的共鸣曲,一起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伟业。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