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发布 浙沪粤居前三

2019-04-26 16:33:40 浏览:10772 来源:上观新闻

43.webp.jpg

4月24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显示,按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市场化程度排名,2016年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浙江、上海、广东、天津、江苏、福建、北京、重庆、山东、湖北。《报告》强调,重振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值得关注

从我国市场化总指数来看,2016年为6.72分,比2008年的5.45分提高了1.27分。其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进步较快,分别提高1.80分和1.52分。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进展相对较慢,分别提高0.90分和0.80分。这从分省份得分中也可看出,市场化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中,东部地区占了八个;而市场化指数排在后十位的省份中,西部地区占了八个。

从市场化的不同方面来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2008—2016年明显下降,平均得分下降1.30分,这方面的下降延缓了市场化的总体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呈稳步上升态势,平均得分上升2.42分,“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平均得分上升2.11分,“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治环境”平均得分上升2.93分,这三方面的改善推动了市场化进步。“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进展相对缓慢,平均得分只上升0.19分。

1556267578119753.jpg

重振市场化改革是当前最重要任务

《报告》指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多方面的改革,基本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这些改革极大地焕发了经济活力,加速了经济增长,使过去4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5%;中国从人均GDP不到2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人均GDP约88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2位;居民收入实现了大幅度提高,福利大为改善,数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中国经济能够实现如此大的进步,最根本的条件就是市场化改革。

同时,市场化改革并未完成,还有很多方面改革不彻底。我国目前的市场体制仍然是不完善的,市场在一些方面的资源配置中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过去某些时期,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有所上升,经济中的不公平竞争现象有所增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所减弱,收入分配出现恶化。这些导致了经济结构失衡和增长动能减弱,使经济面临重大挑战。

中共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九大报告中都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这一改革还没有到位。重振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是国民经济研究所的最新课题成果,作者是王小鲁、樊纲、胡李鹏,该书是该课题的第8个研究报告。中国市场化指数课题从2000年开始进行,至今已持续了19年。中国市场化指数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治环境等五个方面指数组成,有18项基础指数,这些基础指数的计算全部基于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或企业调查数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