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04-24 11:13:43 浏览:10670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要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1]。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并强调“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1556075598484882.jpg

一、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

恪守人民立场的鲜明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并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工业现代化为统领展开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进程。改革开放开启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跻身世界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并将其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然而,当前我国国家安全能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不适应。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十分突出,人民还期待更美好的物质生活、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清朗的网络空间以及在国际社会上有更强大祖国做后盾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回应了人民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各项权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生产生活环境。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不仅有利于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始终如一,而且也有利于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党的执政奠定强大的群众基础。

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西方代表特定利益集团的资产阶级政党,而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坚持党对国家安全事业的领导,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续发展,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然而,当前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的“西化、分化”战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破坏活动。如何防范和抵御“颜色革命”,粉碎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已成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改、旗帜不倒、人心不散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5]。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6]。2014年1月24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于4月15日举行第一次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邃的战略思维,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以及维护社会主义政权安全的重大举措。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顶层设计重大决策、总体布局重大工作、统筹协调重大事项、整体推进重大部署,在国家安全领域解决了许多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国家安全事业不断迈向新台阶。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事业的领导巩固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国家安全事业提供全面保障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7],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决定了如今的国家安全已成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总体性安全。

然而,当前我国仍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家安全压力。这些压力既包括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传统安全造成的威胁,又包括恐怖主义、经济发展、金融危机、网络安全、能源与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以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持续蔓延的挑战。再加上海权争端、地区冲突、战略围堵、利益渗透、经济竞争等交织在一起,加大了我国面临的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压力。国家安全领域的新情势,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思维来重新审视和推动国家安全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8]。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统筹各领域的安全,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一理念将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以及外部环境等领域的安全问题综合考虑、统筹谋划,实现各领域的安全、发展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为各领域国家安全和改革发展构筑全面保障,大大提高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必将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供强大动力。

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将

大大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鲜明标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此后,“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继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指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别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步走的重要战略目标,由此更加奠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国防、外交等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的统领性地位。

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国家安全领域的治理体系还不完善,治理能力还有待提高。这突出地表现在领导体制机制不健全,党对国家安全事业的集中统一领导还不够强,国家安全领域的法治化水平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协调联动性不够,等等。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大大制约了国家安全治理能力的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9]。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大大推进了我国国家安全领域的治理现代化进程。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国家安全主体框架,形成了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完善了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建立了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特别是在领导体制机制方面,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为统领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在法治建设方面,接续出台了《反间谍法》、《反间谍法实施细则》、《国家安全法》及《反恐怖主义法》等,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等等。更进一步看,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的一部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又大大推进了整体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综上所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更好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注释:

[1]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页。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4页。

[3]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页。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3页。

[5]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页。

[6]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40页。

[7]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页。

[8]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0页。

[9]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06号

健康中国促进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备案:京ICP备19034875号-1,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7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