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走向边富边老、边备边老
2019-03-13 15:58:47 浏览:15218 来源: 盘古智库
2018年7月,东北老龄化起波澜。24日,哈尔滨通知推迟发放养老金,引发人们对社保基金告罄的担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在长寿、少子、迁移的三重动力下,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为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未富先老”现象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即未在思想、物质、制度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迎来了人口快速老龄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9月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加速。尽管中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滞后,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国内“未富先老”现象严峻而复杂。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第一次出生高峰人口进入老龄的最后一年,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将出现三年缓和期。加之国家、社会对老龄化的重视和行动,中国将迎来解决“未富先老”的好时机,中国将从未备先老、未富先老向边备边老、边富边老转变。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未富先老”现象,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以及“十三五”规则纲要都明确提出积极应对老龄化,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应对老龄化的政策体系逐渐成熟完善,政策涉及领域持续拓展,政策内容更加精细。
此外,老龄化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关注的人群从个别专业人士扩展到全社会各个群体;关注的视角从个人、家庭及其生活方式扩展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关注的领域从局部性的养老、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扩展到全局性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以及城乡、区域和国际战略格局等几乎所有领域、所有层面。
而中国在老龄化的同时,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在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老龄化速度的情况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1999年中国老龄化水平超过7%,进入老龄社会之时,人均GDP为7229元;而当2017年中国老龄化水平达17.3%时,人均GDP已提升到59660元,增长了8.25倍。比较中、美、日、韩四国在老龄化7%和10%时的人均GNI:老龄化水平7%时,美国、日本、韩国的人均GNI分别是中国的1.66倍、2.31倍和10.12倍;老龄化水平10%时,美国、日本、韩国的人均GNI分别是中国的1.02倍、1.39倍和2.73倍。
同时为了完善养老服务,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4-2017年,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从1.9万家增至4.3万家,社区互助养老设施从4.0万家增至8.3万家,社区养老床位从187.5万张增至338.5万张。同时,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也从2006年的3.8万家增至2016年的14万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从2011年的19.1张增至31.6张。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富”的方面差距在不断缩小,而老龄化进入缓和状态使得中国有更充分的时间建立完善的体系和政策来迎接老龄化社会。“边富边老”逐渐替代“未富先老”成为现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征。